石岐老街(4)——扒沙街

拍摄这组扒沙街的照片是无意的,也可以说是一种缘份吧。星期天早上乘公车回石岐老家,纪念堂站下的车,下车时还未吃早餐,一心想早些回家喝老爸的汤,所以肚子还是空空的,虽然如此,但我还是放慢着脚步,难得的假日和清闲,我用一种放松的心情抬眼看着街道周遭的事物。
经过榕树头时,我见路边有一公厕的指示牌,指向扒沙街方向,于是便动了光顾的念头,说实话,这时离我家已不远,回家如厕是完全可以的,但石岐老街的公厕都在近些年翻建过,干净明亮,光顾这样的小厕所我觉得是件愉快的事情。于是便有了取道扒沙街的动机了。在扒沙街中段,有小道通取太平路,可以接上我回家的路,但一踏上扒沙街的石级,我便有一种悠悠老街时光慢的感觉,不知不觉走了一段又一段,直至一幢已有些岁月痕迹的白色班房影入眼帘,听到在其中传来人语授课的声音,方猛然醒悟到,这是一中的课室啊,再过一点,就是一中后围墙边那栽有数株老榕和修竹的小山头了,啊,这小街依邻我母校校园背后,我在念高中的时候,经常在课室里眺望这条段街道和在它边上的月山公园,我心里悠然升起一种既亲切也唏嘘的情感,时光如白驹过隙啊,一晃间校园和我的少年时光已飘逝如烟,唯有景物尚依旧,但在我眼中,看景的心态早与垂髫少年时不同了。
行走在扒沙街时,我已有了拍摄宁静平和的小街景物的想法,只是那些房子不是太老旧,我也有点懒,也有点饿,不想去动背包里的相机,但当看到一中的课室时,它让我心里有着激动,我岂可因疏懒而错过此时此处此情呢?于是我停下来翻出我背包的相机,并决定重走了一次扒沙街,完整地记录下这条上街的风情,因而有了以下的一组图片。

这就是我母校校园背后的小山头,相信许多一中的同学看到这老树,也会勾起很多回忆吧。这老树老墙,一代一代的少年学子在它身边走过,岁月荏苒,人事全非,而它却葳蕤绿浓依旧,真有“桃花依旧笑春风”的怅惑啊。
我曾就读的班房和玩耍过的小山丘,啊,一中,我的初中和高中都在那儿渡过,那里有我太多的少年回忆,看着那青青校舍,我是泪已悄然趟出。

上图中的小公厕,就是引领我这拍得这组扒沙街照片的契机了 ,^-^。
意外地在扒沙街中看见远处烟墩山顶的埠峰文塔,说不出的惊喜,它在民宅构成的天际线和灿如云霞的紫荆花的映衬下,是如此的清新秀丽,又是如此的亲切平凡。
在整理扒沙街的照片过程中,我会渐渐形成一种想法,这里没有龙母庙街、治安街的青砖高宅,却拥有着一份很生活化的平民气息,在那,我可以听到人们搓麻将的声音,周日电视节目的声音,屋檐下邻居闲话的石岐方言,我可以看到爬过围墙的剑花枝蔓,苔痕斑驳的小阳台,野草蔓延的泥瓦屋顶,人们晾洒在街边的咸鱼腊肉;这里有一中校舍的背影,有月山公园的浓荫,有荒宅野芋,有鸟语,有老树,有弯弯折折的石级,有远远闲处的埠峰塔……,不知怎的,我发觉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小街,这种氛围,看来,我是真的老了,^-^。
相关日志链接:
|
评论